清诚云 淘宝 ENG Русский

人工神经元网络在测定流化床内粒径分布中的应

发布时间:2020-08-27 19:27 阅读次数:

人工神经元网络在测定流化床内粒径分布中的应用

李晓东1,2,黄正梁1,刘诚午1,王靖岱1,阳永荣1,蒋斌波1 

(1.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,杭州310027;2.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,北京100101) 
 
摘  要:利用声发射检测技术,基于频谱分析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训练方法,建立了流化床内粒径分布的检测方法。以某塑料厂生产的高密度聚乙烯树脂为例,以粒径为0.12、0.17、0.30、0.50、0.74、1.21和2mm等7种颗粒作为目标粒径,训练后的网络对这7种粒子进行自拟合的误差最高为5.9%,对混合颗粒进行拟合的误差最高为8.1%。实验结果表明。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测量流化床内的粒径分布是可行的。
 
关键词:神经元网络;流化床;粒径分布
中图分类号:TQ015 文献标识码:A 文章编号:1000-3932(2008)03-0010-05
1引 言
颗粒的粒径分布是流化床中非常重要的参数,对流化床中流化床层的均一性、起始流化速度等流态化的特征参数、床层传递特性参数和反应效果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[1]。准确快速地测量聚合物的颗粒粒径分布,不仅可以实时监控流化床内的流化状况,有利于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,而且可以在此基础上对颗粒粒径分布进行优化调控,以达到聚合物产品设计的目的。颗粒粒径分布的常见测量方法有:筛分法、显微镜法、沉降法、电阻变化法、光散射与衍射法、比表面积法等[2-4]。在气相聚合过程中,由于热量分布的不均匀和流化状态的不稳定,使得流化床中的聚合物小粒子容易聚集在一起形成结块,若不能采取措施,严重时会使整床的聚合粒子结为一块,影响正常的操作甚至造成停产[5]。在工业上,常使用流化床压降的波动来反映粒径大小的变化。但是压降的变化往往滞后于颗粒粒径的变化和结块的产生,因此无法做到对粒径的实时监测和结块预警。侯琳熙[6-7]等利用声发射检测技术采集流化床中的声发射信号,结合谱分析和小波分析,得到了流化床中的粒径分布,并可以预测结块。但是,颗粒对流化床内的气体分布板和床壁的碰撞是随机的,碰撞位置和碰撞能量也是不确定的,影响其产生的声信号特征频率的因素除颗粒和器壁的材质之外,还有气速、颗粒间的影响、颗粒和气体的粘度等。侯琳熙等得到的Hou—Yang方程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较大的误差。因此,有必要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的分析方法,以实现粒径分布的准确测量和结块的及时预警。

 

人工神经元网络在测定流化床内粒径分布中的应用全文